免费体验入口
首页 行业动态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

2025-04-11 304次阅读

原作者:中国水利报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到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为何要与节水灌溉面积挂钩?


耕地中的精华

高标准农田案例

高标准农田

  是指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适宜耕作、土壤肥沃、生态友好及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通俗来讲就是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良田,其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基础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首次提到:“从2004年起,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

  开始首次使用“高标准农田”的概念,此后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部署


高标准农田为何与节水灌溉面积挂钩?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中提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为: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力争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优先打造成高标准农田。

1744351090988.jpg

这也表明“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

  高标准农田建设细分为: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目标

在“水”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田间灌排设施建设和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等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用水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实现旱涝保收。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正是保证农田产量提升农田抗灾能力的关键

  数据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累计恢复新增灌溉面积6000余万亩,改善灌溉面积近3亿亩,有效遏制了灌溉面积衰减的局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约300亿公斤。


截至目前

  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在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距离建成13.5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康绍忠院士:中国农业节水十年——成就、挑战及对策》

文案 | 王子月 罗景月

审核 | 陈锐监制 | 樊弋滋责编 | 王子月
校对 | 王瑜

申请免费体验
请完善信息,以便我们更好的为您提供服务
*
*
微信咨询
联系电话
0531-55558190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吗